欢迎来到中国中医药网

2024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内科学》考试概要

来源:www.xkathm.com 2025-02-11

第一单元 感冒

细目1、概述

要素:

1.感冒的定义

2.感冒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感冒的容易见到病因

2.感冒的病机

细目3、诊断和类证辨别

要素:

1.感冒的诊断要素

2.感冒与风温早期的辨别

细目4、辨证论治

要素:

1.感冒的辨证要素

2.感冒的治疗原则

3.风寒束表、风热犯表、暑湿伤表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容易见到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5.阴虚感冒、气虚感冒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细目5、预防

要素:

感冒的预防

第二单元 咳嗽

细目1、概述

要素:

1.咳嗽的定义

2.咳嗽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病因

2.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病机及转化

细目3、辨证论治

要素:

1.咳嗽的辨证要素

2.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治疗原则

3.风寒、风热、风燥咳嗽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痰湿蕴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耗等证咳嗽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细目4、预防和转归

要素:

1.咳嗽的预防

2.咳嗽的转归

第三单元 哮病

细目1、概述

要素:

1.哮病的定义

2.哮病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哮病的容易见到病因

2.哮病的基本病机

细目3、诊断和类证辨别

要素:

1.哮病的诊断要素

2.哮病与喘证的辨别

细目4、辨证论治

要素:

1.哮病的辨证要素

2.哮病发作期和缓解期的治疗原则

3.冷哮、热哮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哮病缓解期肺脾气虚、肺肾两虚证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5.容易见到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细目5、预防、转归及预后

要素:

1.生活调摄、预防

2.转归及预后

第四单元 喘证

细目1、概述

要素:

1.喘证的定义

2.喘证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喘证的容易见到病因

2.喘证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细目3、诊断和类证辨别

要素:

1.喘证的诊断要素

2.喘证与哮病、气短的辨别

细目4、辨证论治

要素:

1.实喘和虚喘的辨证要素

2.实喘和虚喘的治疗原则

3.风寒壅肺、表寒肺热、痰浊阻肺、肺气郁痹等证喘证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肺气虚耗、肾虚不纳喘证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5.容易见到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第五单元 肺痈

细目1、概述

要素:

1.肺痈的定义

2.肺痈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肺痈的容易见到病因

2.肺痈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细目3、诊断和类证辨别

要素:

1.肺痈的诊断要素

2.肺痈与风温的辨别

细目4、辨证论治

要素:

1.辨肺痈的分期

2.肺痈的治疗原则

3.肺痈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第六单元 心悸

细目1、概述

要素:

1.心悸的定义

2.心悸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心神不宁与心悸发生的关系

2.虚、痰、瘀与心悸的关系

3.心悸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细目3、辨证论治

要素:

1.心悸的治疗原则

2.心虚胆怯、阴虚火旺、瘀阻心脉、心血不足、心阳不振、水饮凌心等证心悸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3.容易见到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细目4、预后

要素:

辨证心悸(心律失常)的预后

第七单元 胸痹

细目1、概述

要素:

1.胸痹的定义

2.本病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胸痹的容易见到病因

2.胸痹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细目3、诊断和类证辨别

要素:

1.本病的诊断要素

2.胸痹与胃痛、真心痛的辨别

细目4、辨证论治

要素:

1.胸痹辨证的要素

2.本病的基本治则及具体治疗办法

3.寒凝心脉、心肾阳虚、痰浊闭阻、气滞心胸、心血瘀阻、气阴两虚等证心痛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容易见到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细目5、预防、转归和预后

要素:

1.胸痹的转归、预后

2.胸痹的预防

第八单元 不寐

细目1、概述

要素:

1.不寐的定义

2.不寐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不寐的容易见到病因

2.不寐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细目2、辨证论治

要素:

1.本病的临床特点及虚实辨证要素

2.不寐的治疗原则及常用办法

3.痰热扰心、心胆气虚、肝火扰心、心肾不交、心脾两虚等证不寐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细目4、调护

要素:

不寐的调护

第九单元 癫狂

细目1、概述

要素:

1.癫狂的定义

2.癫狂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癫狂的容易见到病因

2.癫狂的基本病机

细目3、诊断和类证辨别

要素:

癫证与狂证的辨别要素及特点

细目4、辨证论治

要素:

1.癫证与狂证的辨证要素及其一同的病变脏腑

2.癫狂的基本治疗原则

3.癫证中的痰气郁结和心脾两虚等证的主症、治疗和方药

4.狂证中的痰火扰神和火盛阴伤等证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第十单元 痫病

细目1、概述

要素:

1.痫病的定义

2.痫病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痫病的容易见到病因

2.痫病基本病机及痰邪在发病中的意义

3.痫病发生的病机转化

细目3、诊断

要素:

痫病的诊断要素

细目4、辨证论治

要素:

1.痫病发作持续时间、间歇时间及发作程度在辨证时的意义

2.痫病发作期与间歇期的治疗原则

3.风痰闭阻、痰火扰神、瘀阻脑络、心脾两虚和心肾亏虚等证痫病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第十一单元 胃痛

细目1、概述

要素:

1.胃痛的定义

2.胃痛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胃痛的容易见到病因

2.胃痛与肝、脾的关系

3.胃痛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细目3、诊断和类证辨别

要素:

1.胃痛的诊断要素

2.胃痛与真心痛的辨别

细目4、辨证论治

要素:

1.胃痛的辨证要素

2.胃痛的基本治疗原则

3.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瘀血停胃、脾胃虚寒、湿热中阻、胃阴亏耗等证胃痛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容易见到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细目5、调摄、转归及预后

要素:

1.生活调摄、预防

2.转归及预后

第十二单元 呕吐

细目1、概述

要素:

1.呕吐及干呕的定义

2.呕吐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实证呕吐与虚证呕吐的容易见到病因

2.呕吐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细目3、诊断和类证辨别

要素:

1.呕吐的诊断要素

2.呕吐与呃逆的辨别

细目4、辨证论治

要素:

1.实证呕吐与虚证呕吐的治疗原则

2.外邪犯胃、痰饮内阻、肝气犯胃、食滞内停证呕吐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3.脾胃气虚、胃阴不足呕吐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第十三单元 腹痛

细目1、概述

要素:

1.腹痛的定义

2.腹痛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3.腹痛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腹痛的容易见到内因与外因

2.腹痛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细目3、诊断和类证辨别

要素:

1.腹痛的诊断要素

2.腹痛与胃痛的辨别

细目4、辨证论治

要素:

1.腹痛的寒热虚实辨证要素

2.腹痛的治疗原则

3.寒邪内阻、湿热壅滞、肝郁气滞、瘀血内停、中虚脏寒等证腹痛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第十四单元 泄泻

细目1、概述

要素:

1.泄泻的定义

2.泄泻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泄泻的容易见到病因

2.泄泻与脾虚湿盛的关系

3.泄泻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细目3、诊断和类证辨别

要素:

1.泄泻的诊断要素

2.泄泻与痢疾的辨别

细目4、辨证论治

要素:

1.泄泻的辨证要素

2.泄泻的基本治疗原则

3.湿热伤中、寒湿内盛、食滞肠胃等证泄泻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脾胃虚弱、肝气乘脾证和肾阳虚衰等证泄泻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5.容易见到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第十五单元 痢疾

细目1、概述

要素:

1.痢疾的概述

2.痢疾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痢疾的容易见到病因

2.痢疾与久痢的病理特征

3.痢疾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细目3、诊断

要素:

痢疾的诊断要素

细目4、辨证论治

要素:

1.痢疾虚实寒热的辨证要素

2.痢疾的治疗原则及治疗宜忌

3.湿热痢、疫毒痢、寒湿痢、虚寒痢、阴虚痢、休息痢等证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第十六单元 便秘

细目1、概述

要素:

1.便秘的定义

2.便秘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便秘的容易见到病因

2.便秘的基本病机

细目3、诊断和类证辨别

要素:

1.便秘的诊断要素

2.便秘的类证辨别

细目4、辨证论治

要素:

1.便秘的辨证要素

2.便秘的治疗原则

3.热秘、气秘、冷秘、虚秘等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第十七单元 胁痛

细目1、概述

要素:

1.胁痛的定义

2.胁痛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胁痛的容易见到病因

2.胁痛的基本病机

细目3、辨证论治

要素:

1.胁痛的辨证要素

2.胁痛的治疗原则

3.肝郁气滞、瘀血阻络、肝胆湿热、肝络失养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容易见到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第十八单元 黄疸

细目1、概述

要素:

1.黄疸的定义

2.黄疸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黄疸的容易见到病因

2.黄疸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细目3、诊断

要素:

黄疸的诊断要素

细目4、辨证论治

要素:

1.黄疸的辨证要素

2.黄疸的治疗原则

3.黄疸中热重于湿、湿重于热、胆腑郁热、疫毒炽盛证阳黄、寒湿阻遇证等阴黄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容易见到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5.黄疸消退后的调治

细目5、转归预后

要素:

黄疸的转归预后与生活调摄

第十九单元 积聚

细目1、概述

要素:

1.积聚的定义

2.积聚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积聚的容易见到病因

2.积聚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细目3、诊断

要素:

积聚的诊断要素

细目4、辨证论治

要素:

1.积聚的辨证要素

2.积聚的治疗原则

3.肝气郁结、气滞血阻、瘀血内结、食滞痰阻、正虚瘀结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细目5、转归预后

要素:

积聚的转归预后

第二十单元 鼓胀

细目1、概述

要素:

1.鼓胀的定义

2.鼓胀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鼓胀的容易见到病因

2.鼓胀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细目3、诊断和类证辨别

要素:

1.鼓胀的诊断要素

2.鼓胀与水肿的辨别

细目4、辨证论治

要素:

1.鼓胀的辨证要素

2.鼓胀的治疗原则

3.鼓胀之气滞湿阻、水湿困脾、水热蕴结、瘀结水留、阴虚水停、阳虚水盛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容易见到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细目5、转归与预后

要素:

鼓胀的预后和生活调摄

第二十一单元 头痛

细目1、概述

要素:

1.头痛的定义

2.头痛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头痛的容易见到病因

2.头痛发病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细目3、类证辨别

要素:

1.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的辨别要素

2.依据头痛的不同部位,判断其经络归属

细目4、辨证论治

要素:

1.头痛治疗总的原则

2.外感头痛各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内伤头痛各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3.容易见到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4.依据头痛的不同部位使用不一样的“引经药”

第二十二单元 眩晕

细目1、概述

要素:

1.眩晕的定义

2.熟知有关古时候医家对眩晕病因的认识

3.眩晕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眩晕的容易见到病因

2.眩晕基本病机及转化

细目3、诊断

要素:

眩晕的诊断要素

细目4、辨证论治

要素:

1.眩晕的治疗原则

2.眩晕的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和痰浊中阻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3.容易见到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第二十三单元 中风

细目1、概述

要素:

1.中风的定义

2.中风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中风发病的容易见到病因

2.中风发病与虚、火、风、痰、气、血和肝肾阴虚的关系

细目3、诊断和类证辨别

要素:

1.中风的诊断要素

2.中风与痫病、厥证、痉证的辨别要素

细目4、辨证论治

要素:

1.中风的分期要素

2.中风中经络中各证的主症、治法和方药;中风中脏腑各证的主症、治法和方药;中风恢复期各证的主证、治法和方药

3.容易见到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细目5、转归和预后

要素:

1.中风的转归

2.中风的预后

第二十四单元 水肿

细目1、概述

要素:

1.水肿的定义

2.水肿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水肿的容易见到病因

2.水肿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细目3、诊断

要素:

水肿的诊断要素

细目4、辨证论治

要素:

1.水肿的辨证要素

2.水肿的治疗原则

3.水肿病风水相搏、水湿浸渍、湿热壅盛、疮毒侵*、脾阳衰微、肾阳虚衰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容易见到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细目5、转归和预后

要素:

水肿的预后与生活调摄

第二十五单元 淋证

细目1、概述

要素:

1.淋证的定义

2.淋证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淋证的容易见到病因

2.淋证的病机及转化

细目3、诊断和类证辨别

要素:

1.淋证的诊断要素及六种淋证的主症特点

2.血淋与尿血的辨别

细目4、辨证论治

要素:

1.淋证的辨证要素

2.淋证的治疗原则

3.热淋、血淋、石淋、气淋、膏淋、劳淋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容易见到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细目5、调摄、转归和预后

要素:

生活调摄与转归预后

第二十六单元 郁证

细目1、概述

要素:

1.郁证的定义

2.郁证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郁证的容易见到病因

2.郁证的基本病机

细目3、诊断

要素:

郁证的诊断要素

细目4、辨证论治

要素:

1.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及办法

2.肝气郁结、痰气郁结、心神失养、心脾两虚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细目5、其他治疗

要素:

1.精神治疗

2.辅助治疗

第二十七单元 血证

细目1、概述

要素:

1.血证的定义及容易见到血证

2.血证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血证的基本病因

2.各类血证与脏腑的关系

细目3、诊断和类证辨别

要素:

1.各类血证的诊断要素

2.咳血与吐血的辨别

3.便血之远血与近血的辨别

细目4、辨证论治

要素:

1.治疗血证的三原则

2.咳血、吐血、尿血、便血、衄血等各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3.出血、瘀血、血虚的关系

第二十八单元 消渴

细目1、概述

要素:

1.消渴的定义

2.消渴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消渴的容易见到病因

2.消渴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细目3、诊断

要素:

消渴的诊断要素

细目4、辨证论治

要素:

1.消渴的辨证要素

2.消渴的治疗原则

3.消渴病肺热津伤、胃热炽盛、肾阴亏虚、阴阳两虚等证候及容易见到并发症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容易见到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细目5、转归和预后

要素:

生活调摄与转归预后

第二十九单元 内伤发热

细目1、概述

要素:

1.内伤发热的定义

2.内伤发热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内伤发热的容易见到病因

2.内伤发热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细目3、诊断和类证辨别

要素:

1.内伤发热的诊断要素

2.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辨别要素

细目4、辨证论治

要素:

1.内伤发热的治疗原则

2.内伤发热中肝郁、瘀血、气虚、血虚和阴虚发热等证候的主症、治和方药

第三十单元 痹证

细目1、概述

要素:

1.痹证的定义

2.痹证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痹证的容易见到病因

2.痹证发生的病机及转化

3.痹证日久出现的三种病理变化

细目3、诊断和类证辨别

要素:

1.痹证的诊断要素

2.痹证与痿证的辨别

细目4、辨证论治

要素:

1.痹证的辨证要素

2.痹证的治疗原则

3.行痹、痛痹、着痹、风湿热痹和痰瘀痹阻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容易见到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5.虫类药和川乌、草乌等药物在痹证治疗中有哪些用途

细目5、预防、转归及预后

要素:

1.生活调摄、预防

2.转归及预防

第三十一单元 痿证

细目1、概述

要素:

1.痿证的定义

2.痿证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病机

要素:

1.痿证的容易见到病因

2.痿证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细目3、诊断

要素:

痿证的诊断要素

细目4、辨证论治

要素:

1.痿证的辨证要素

2.痿证的治则要素,“治痿独取阳明”的临床意义

3.痿证肺热津伤、湿热浸*、脾胃亏虚和肝肾亏损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相关文章推荐

02

11

2024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考试概要

第一单元经络系统的组成细目1、十二经脉要素:1.十二经脉的名字2.十二经脉的分布3.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4.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细目2、奇经八脉要素:1.奇经八脉的名字2.奇经八脉的功能细目3、十五络脉要素:十五络脉的分布特征细目4

02

11

2024中医助理医师辅导之不寐方剂速记法

2024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不寐方剂速记法1肝火扰心: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龙胆)2痰热扰心: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黄胆)3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归脾)4心肾不交: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

02

11

2024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之温病少阴证

2024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温病少阴证患者:二十五岁,于季春得温病。自正2月间,心中恒觉发热,懒于饮食,喜坐房阴乘凉,薄受外感,遂成温病。初得病时,延近处医者延医,阅七8日病势益剧,精神昏愦,闭目蜷卧,似睡非睡,懒于言语,咽喉微疼,

02

11

2024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之麻杏甘石汤

2024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麻杏甘石汤「组成」麻黄9克,杏仁9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24克。「主治」外感风邪,身热不解,咳嗽喘逆,气急鼻扇,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者。「正文」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古籍论:本方是

02

11

2024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之竹叶柳蒡汤

2024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竹叶柳蒡汤「组成」西河柳15克,荆芥穗3克,干葛4.5克,蝉蜕3克,薄荷叶3克,鼠粘子(炒,研)4.5克,知母(蜜炙)3克,玄参6克,甘草3克,麦门冬(去心)9克,竹叶(三十片)3克。「主治」痧疹初起,透

02

11

2024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之加减葳蕤汤

2024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加减葳蕤汤「组成」生葳蕤9克,生葱白6克,桔梗4.5克,东白薇3克,淡豆豉12克,薄荷4.5克,炙甘草1.5克,红枣二枚。「主治」素体阴虚,外感风热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

02

11

2024年中医助理医师辅导之推拿手法背法

2024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推拿手法之背法术者同病人背靠背站立,以两肘与病人两肘套紧后屈膝、弯腰、提臀,将病人用力反背起,病人两脚离地,以达到牵伸病人腰段脊柱的目的。然后再做迅速伸膝提臀动作,同时用臀部颤动或摇动病人的腰部。本法可使

02

11

2024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之风温兼喘促

2024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风温兼喘促患者:年五岁,得风温兼喘促证。季春下旬,在外边HT戏,出汗受风,遂成温病。医治失宜,七8日间又添喘促。面红身热,喘息极迫促,痰声漉漉,目似不瞬。脉象浮滑,重按有力。指有紫纹,上透气关,启口视其舌

02

11

2024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之温病兼胁疼

2024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温病兼胁疼患者:年三十八岁,于孟冬上旬得温病。其妻于秋间病故,子女皆幼,处处须自经管,伤心又兼劳心,遂致暗生内热,薄受外感,遽成温病。初得时,即表里俱热,医者治以薄荷、连翘、菊花诸药,服后微见汗,病稍见轻

02

11

2024年中医助理医师辅导之冬天上火食疗

2024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冬天上火的食疗办法1、心火主要表现:心烦急躁、口舌糜烂、生疮、舌尖红等;儿童可表现多动、烦、急、不安等。心脏在中医五行中属火,掌管血脉运行,心火上炎可表现口舌糜烂、生疮。预防:维持好心态,预防情绪波动,多

中医助理医师学习 热门搜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