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中医儿科学笔记摘要
1、咳嗽:
1、风寒;金沸草散。(风寒兼湿);杏苏散加厚朴、白术。
(风寒挟热);三拗汤加黄芩。
2、风热;桑菊饮。(风热兼湿)加苡仁、半夏、茯苓。
3、痰热;清金化痰汤加减。
4、痰湿;三拗汤合二陈汤。
5、阴虚燥咳;沙参麦冬汤。
6、气虚久咳;六君子汤。
7、食积;曲麦二陈汤。
8、气阴两虚;生脉散。
2、肺炎咳嗽:
1、风寒闭肺;三拗汤合葱鼓汤或华盖散。 2、风热闭肺;(轻证)银翘散。
(重证)麻杏石甘汤。
3、痰热闭肺;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4、毒热闭肺;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
5、阴虚肺热;沙参麦冬汤6、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汤。变证;(心阳虚);参附龙牡救逆汤。(气阴两虚);生脉散。
(内陷厥阴);羚角钩藤汤、牛黄清心丸。
3、哮喘:发作期;1、热性哮喘;麻杏石甘汤、苏葶丸。
2、寒性哮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3、外寒内热;大青龙汤加减。
4、肺实肾虚;偏于上实者用苏子降气汤。偏于下虚者用都气丸合射干麻黄汤加减。
缓解期;1、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
2、肺肾阴虚;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3、脾肾阳虚;金匮肾气丸。
4、鹅口疮:
1、心脾积热;清热泻脾散。
2、虚火上浮;知柏地黄丸加减。
5、口疮:
1、风热乘脾;银翘散加减。
2、心火上炎;泻心导赤汤。
3、虚火上浮;六味地黄丸。
4、脾肾火虚;理中汤加肉桂。
6、呕吐:
1、伤食;保和丸。(伤乳)消乳丸。
2、胃热;加味温胆汤。
3、胃寒;丁萸理中汤。
4、肝气犯胃;解肝煎。
5、惊恐;定吐丸。
7、泄泻:
1、伤食;保和丸。
2、风寒;藿香正气散。
3、湿热;葛根黄连黄芩汤。
4、脾虚;参苓白术散。 5、脾肾阳虚;附子理中汤。(偏肾阳虚)四神丸。
6、气阴两伤;人参乌梅汤加减。
变证;1、伤阴;连梅汤。
2、伤阳;参附龙牡救逆汤。 3、阴竭阳脱;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