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中医药网

2024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疾病的发热症状

来源:www.lrvxg.com 2025-01-25

2024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疾病的发热症状
发热是他觉或自觉体温升高的一种症状,是内科疾病中容易见到症状之一,是机体正气与邪气相争,阴阳失调的一种病理反应。通常来讲,有“阳盛则热”和“阴虚发热”两种基本病机。发热能耗气伤津,损害机体,甚至导致不好的后果。发热的病因有外感和内伤;发热方法有急性发热、慢性发热;热势有微热、低热、高热、灼热等。发热的主要种类有如下几种:
急性发热:发热起病急,病程较短,一般热势较甚或伴恶寒,多为外感病邪所致。
慢性发热:发热起病缓,病程较长,低热多见,亦有高热者,以内伤发热最多。
发热恶寒:发热与恶寒同时存在,为外感表证的表现。
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为邪在少阳,枢机不利的表现。
身热夜甚:发热以夜间为甚,若伴舌红绛,为营分发热或阴虚发热;若舌有瘀点瘀斑,多为瘀血发热。
潮热:每于午后或夜间发热,如潮汛之按时,多为阴虚发热或湿温发热的表现。
高热:又称壮热、蒸蒸发热,表现为肌肤灼热,体温多在39℃以上,多为外感发热,阳明经证的特征。
低热:一般体温在37.2℃-38℃之间,多为气血阴亏,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内伤发热。
五心烦热:表现为手心、脚心发热和心烦,多为自觉发热,体温未必升高,或时伴烘热感,多为阴虚发热或肝郁发热的表现。

相关文章推荐

01

25

2024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之粗榧枝叶

2024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之粗榧枝叶CūFěiZhīYè药材基源:为三尖杉科植物粗榧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phalotaxussinensis(Rehd.etWils.)Li[C.drupaceaSieb.e

01

25

中医助理医师复习提纲之淋证方剂速记法

2024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之淋证方剂速记法1热淋: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八正)2石淋:清热利湿,排石通淋-石苇散(石苇)3血淋: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小蓟)4气淋:理气疏导,通淋利尿-沉香散(沉香)5膏淋:清热利湿,分清泄浊-

01

25

中医助理医师备考复习之肺胀的辩证论治

2024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之肺胀的辩证论治1.肺气虚耗证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或见咳呛,痰少质黏,烦热而渴,咽喉不利,面颧潮红,舌质淡红或有苔剥,脉软弱或细数。证机概要:肺气亏虚,气失所主。或肺阴

01

25

学习材料:肺胀的辩证论治之中医助理医师

2024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之肺胀的辩证论治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点。1、辨证要素依据其临床表现,辨证总属实热之证。初起及成痈阶段,为热毒瘀结在肺,邪盛

01

25

肺胀的辩证论治之中医助理医师学习备考

2024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之肺胀的辩证论治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致使肺气胀满,不可以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为乳房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其病程缠

01

25

2024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之肺痿的辨证论治

2024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之肺痿的辨证论治肺痿,是指肺叶痿弱不需要,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为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金匮要略心典。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说:“痿者萎也,如草木之萎而不荣。”1、辨证要素应辨虚热、虚寒。虚热证易火

01

25

2024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之济阳逐火汤

2024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之济阳逐火汤胆草2钱,升麻2钱,柴胡1钱,甘草2钱,生石膏2钱(引)。头脑作痛,不拘左右;胃火牙痛。此方服后,头痛甚者,切不可畏,火燥则炀,随服必平,须记之。《点点经》卷一

01

25

2024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之内痔注射法

2024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内痔注射法内痔注射法:注射法是现在治疗内痔的常用办法之一。依据其药理用途的不同,分为硬化萎缩和坏死枯脱两种办法。因为坏死枯脱疗法术后常有大出血、感染、直肠狭窄等并发症,故现在临床上常见使用内痔硬化剂注射疗

01

25

2024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

跟痛症是指足跟部周围疼痛的疾病总称。主如果指跟骨底面和跟后因为慢性损伤所引起的疼痛,常伴有跟骨结节部的前缘骨刺。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及肥胖者,属中医“痹证”范围。诊断要素1.本病起病缓慢,多为一侧发病,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2.一般都有疼痛、

01

25

2024中医助理医师辅导之喘证方剂速记法

2024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喘证方剂速记法喘证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黄+盖)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麻甘)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桑皮)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

中医助理医师学习 热门搜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