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养生必先养心
1、养生之道在于“养心”
心是一身之主,按中医之理论,“心”既支配血脉的运行,还主持精神活动,是人体要紧的组织,称之为“君主”之器官。所以养生必先养心,心强健是整体每个脏腑都能健康正常之基础,假如心不处于正常状况,血脉闭塞不通,便会干扰每个脏腑而受损,达不到养成长寿之目的。
要保养心神,第一要看重七情的调节。所谓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作为致病原因的七情,是指这类情志过于强烈,引致脏腑气血逆乱而发病。人的欲望是无穷的,纵欲无度则有损健康,甚至化生百病。任何事要看得开,不要患得患失,要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好心态,颐养浩然之正气。而积极、正确的欲望对养生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为人类事业进步而生的欲望,乃为欲望之大者,为浩然正气,对养生具莫大有哪些好处。因此,把握好欲望的大小关系,舍小欲、私欲而怀苍生之念;做好“求”与“放”的平衡,入世却宠辱不惊,正是养心正道之所在。
2、运动而不使过度
运动是养生的要紧组成部分,汉代华佗在论五禽戏时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销,血脉流通,病不能生。”“不当使极”,即言适当而不为过,过则于养生不利。运动类型可分外功与内功。体操、跑步、外家拳术之类,重在用外劲,当属外功;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之类则属内功。凡中老年人不适合行快跑、网球等剧烈运动,以其刚也,刚则耗气。而内功用意不需要力,以意为主,以意为引,以运势肢体,不偏不倚,不会伤气耗血。太极拳、八段锦,都是中医疗保险健养生学的精华。
3、药食同源以平调阴阳
饮食要有节度,过分的肥甘厚味,或过饥过饱,食无定时,都会伤及脾胃,脾胃一伤,则诸病丛生。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营养物质的消化呼收,气血的化生,有赖脾胃的运化功能,故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之说。很多高龄老人的饮食习惯证明,饮食清淡、当令适当是要紧原因。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