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黄疸的辩证
(1)阳黄证:
①热重于湿者,喜凉恶热,居室应偏凉爽。但湿属阴邪,得寒则聚,故湿重于热者,以偏热为宜。
②病室需要整洁、空气新鲜。病床单位干燥平整,准时更换被汗水染湿的衣被。
③病人应多卧床休息,重症应绝对卧应床,直至黄疸基本消退,方可逐步起床活动。
④阳黄病人多具传染性,其中少数不传染(比如发热,右上腹痛,皮肤巩膜有黄染,大便色白者),要依据确诊后是不是隔离。对有传染性的病人,要严格实行消化疲乏隔离规范,按时消毒餐具、衣物和居室。并限制病人活动范围。
⑤阳黄病人,黄疸易消退,食欲随之恢复,胆脾胃功能仍较虚弱,故应适合控制,渐渐增加食量,切勿恣食。并注意伴随病情的好转增加营养,如瘦肉、禽、蛋类和西瓜、冬瓜、白菜、芹菜、莴苣、番茄、雪梨、柑橘、藕等水果蔬菜。食欲差者,给予山楂、菠萝、萝卜等食品开胃、助消化。
(2)急黄证:
①因病情凶险多变,随时都可能进行抢救,故应住单人房间,严密察看并维持病室内外安静,阳光柔和。
②密切察看病情,如黄疸色泽的深浅,体温变化,呼吸状况及精神神经等方面的特点,发现异常,准时公告大夫,并做好病情记录与抢救前的筹备工作。
③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做好基础护理。
④烦躁不安或精神失常者,应加床档,派专人护理,预防发买卖外。
⑤注意病人二便状况,察看有无腹水和出血状况,如有上述病情,应参照有关病证护理法护理。
⑥病人可有恶心呕吐或不思饮食等症状,补充营养以静脉输入葡萄为主,可给予随便流质,强迫病人进食,待病情好转后再渐渐增加进食量。
⑦待病情减轻并稳定后,再慎重、缓慢地增加活动量,以免复发。
(3)阴黄证:
①阴黄多属阳虚、喜热恶寒,故病室、饮食及中药以偏热为宜。
②病人体弱无力,以静卧为好,应嘱其不可多下床活动。如症状较轻,只须病人无劳累感,不必限制过严。
③病人常有水湿积聚,而成水臌之虞,故饮食以清淡素净为佳,忌油腻,慎用荤腥,不适合饮酒,少食汤汁之类食物,以软食为佳。
④然病人正气虚弱,需要滋补。当病情渐渐好,食欲转佳,食后能消时,可适合选择鱼、肉、蛋、禽之品,以护养正气,驱邪外出。并可食用扁豆、红枣、莲子、豆刺品、牛乳等有补中益气用途的食物。
⑤注意皮肤清洗,预防因皮肤瘙痒而抓伤破损,必要时可涂止痒剂。
相关文章推荐